5月9日,艺术与传媒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科技实践部在成都校区东区138教室成功举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宣讲会。本次活动以“赋能乡村振兴,激扬青春使命”为主题,通过政策解读、往届成果展示和实践经验分享三大模块,深入阐释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内涵。宣讲会不仅点燃了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热情,更构建起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的育人平台,引导学生在躬身实践中锤炼专业本领,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宣讲会现场
宣讲会伊始,主持人从战略背景、育人宗旨、实践目标三个维度切入,深度解析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时代价值与实践内涵。通过建构“理论认知-方法指导-路径示范”的宣讲框架,既阐释了支教助学、文化传播、产业调研等六大实践板块的行动逻辑,又系统梳理了往届优秀团队“需求对接-方案设计-过程管理-成果转化”的全周期运作范式。

主持人细致讲解
随后,宣讲会现场通过沉浸式影像展播,生动呈现往届优秀团队的纪实短片。镜头中,支教团队在偏远村小以“游戏化教学+跨学科项目”的创新模式,重构乡村教育生态,点亮留守儿童眼中的求知光芒。产业调研组躬身田间地头、走访乡镇企业生产线,运用SWOT分析模型与村民共绘产业升级图谱,形成涵盖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电商营销的产学研融合方案。这些彰显青年智慧的解决方案及村民们含泪致谢的动人特写,共同勾勒出新时代青年扎根乡村的奋斗姿态。

负责人赵萨说明各类事项
在经验分享环节后,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负责人赵萨着重强调了各项注意事项。她指出,安全是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同学们在出行前要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和路线规划,实践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尊重村民。在团队协作方面,要明确分工、加强沟通,避免因意见分歧影响活动开展。同时,赵萨还结合以往案例,简单列举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可能遇到的情况:如恶劣天气对行程的影响、与村民沟通不畅产生的误解、突发疾病等,并分享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同学们认真听讲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主题宣讲如同一粒火种,点燃了同学们心中的热望。当乡村振兴的画卷在讲述中徐徐展开,当学长学姐的奋斗身影透过影像鲜活呈现,教室里跃动的不只是笔尖沙沙的记录声,更是一颗颗跃跃欲试的年轻心灵。相信未来,那些在宣讲会上种下的理想种子,将在盛夏的乡野间破土生长——同学们背起行囊走向田间地头时,带去的不仅是书本知识,还有对土地的深情。在炊烟袅袅的村舍间,收获的不仅是实践阅历,更有生命的成长。这场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终将让青年在躬身实践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也让乡村在年轻力量的浇灌下焕发新颜。
编辑:杨蕊、杨镕、尹欣楠、吴凯
初审:袁锦涛
复审:林琳
终审:彭雯秀
202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