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由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美术馆与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的学术讲座“吕澎:涂鸦艺术的本质及其现代主义根源”成功举行。活动伊始,美术馆馆长蒲果毅隆重介绍主讲人吕澎教授,并代表主办单位对吕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蒲馆长指出,本次讲座是学院拓展学术视野、深化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

美术馆馆长蒲果毅致欢迎辞
讲座中,吕澎教授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引领听众穿越时空,探寻涂鸦艺术的本质。他指出,涂鸦在其发展逻辑上与艺术史的起源几乎同频共振——从法国与西班牙的史前洞穴壁画,到古罗马庞贝城墙的刻画,乃至中世纪随处可见的墙壁标记,均可视为人类早期的涂鸦实践。吕教授强调,涂鸦是一种根植于日常或内心目的的书写;其之所以常以图像(包括文字的图像化形式)呈现,正源于人类对视觉目标的模拟、记忆,以及对内在冲动的视觉象征表达。
吕教授进一步将涂鸦置于百年现代主义的宏阔背景中加以审视。他系统梳理了从库尔贝的现实主义宣言,到印象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直至抽象表现主义的西方艺术流变,并对比了同一时期中国艺术在“西化”与“民族化”之间的艰难探索。通过剖析杜尚的现成品、吴山专的“卖虾”行为、波洛克的滴画等案例,他深刻揭示,涂鸦艺术看似随性的背后,其反叛权威、释放自我的内核,与现代主义艺术“自由精神、自我表达、揭示问题、拓展观念”的核心使命一脉相承。

吕澎教授讲授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就涂鸦的未来趋势、其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以及AI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等话题踊跃提问。吕教授指出,技术终为手段,艺术的灵魂始终在于创作者的独立思考与真挚情感,并鼓励大家在AI时代善用技术而非被其裹挟。

学生提问
讲座尾声,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文波作总结发言。她衷心感谢吕澎教授为师生带来的这场思想深邃、脉络清晰的学术盛宴,并指出,吕教授的讲述不仅溯源了涂鸦的本质,更在百年艺术史的对照中,为理解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李院长勉励师生,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重温艺术史的精神源流,对于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身的独特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李文波院长总结发言
本次讲座通过深刻的历史洞察与热烈的现场交流,不仅深化了师生对涂鸦艺术及现代主义脉络的理解,更激发了关于艺术本质与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充分展现了艺术与传媒学院在推动学术前沿探索与创新教育实践方面的积极作为。
图文编辑:密景然
排版编辑:晏英豪
初审:胡江宇
复审:王健
终审:何思敏
202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