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美论坛 ▏美国学者眼中的蜀道文化:千年古道上的文明对话与传承
art.tfswufe.edu.cn   发布时间:2025-04-01 14:34   阅读:   编辑:晏英豪

      “倘若将文明比作一条道路,其里程碑理应是对话而非征服。”2025年3月25日,由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文化与教育学院联合主办,成都市公共艺术学会协办,艺术与传媒学院国际交流中心承办的学术讲座在成都东校区顺利举行。讲座特邀82岁的美国学者霍普·贾斯特曼(Hope Justman)主讲,围绕“中国蜀道文化——美国学者眼中的蜀道”主题,深入探讨古蜀道的历史文化价值、人文景观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时代意义。

霍普·贾斯特曼

      自2001年首次踏上剑门古蜀道,贾斯特曼女士已累计25次重访这条历史走廊。从青砖石瓦的细节考据到古道生态的系统研究,她将学术成果凝结于著作《剑门古蜀道行走记》,并通过影像记录、专题网站等融媒体形式,向世界传播蜀道文化的多维价值。讲座现场,她向师生展示了一组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对比影像:清代独轮车的铁箍在古老的石板上深深碾刻出的弧形痕迹,与当代登山杖钛合金尖端轻盈留下的星状印记,仿佛跨越时空,共同诉说着文明的不息传承与不断演进。


贾斯特曼女士讲述她在游历蜀道时的故事

       贾斯特曼女士特别展示了一张微距拍摄的石板桥照片,桥面中央厚达3厘米的青苔层下,隐约可见唐宋时期马蹄铁锻造的菱形防滑纹,这些被时间层层覆盖的细节,就像文明演进的断层扫描图。贾斯特曼女士说道,她很喜欢走石板路、喜欢看石板桥,这些沁凉的石板会记住每个行走者的故事。"每当我踏上这些沁凉的石板,仿佛时空在足底轻轻震颤,古今交错,令人心驰神往。"闭上眼,仿佛能与古人隔空对话,恍若古人凿石时飞溅的火星仍在暗处闪烁。







现场提问交流环节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贾斯特曼女士的游历经历、蜀道文化研究等方向进行进一步交流。当有同学问到贾斯特曼女士为什么会选择来到剑门古蜀道时,她说道,一开始是因为不相信中国有这么一条路,她一定要来亲自走走,可当切实地看到这一切后,她就被剑门古蜀道的青砖石瓦所深深吸引。她喜欢这样的文化,她对古蜀文化的着迷也深深打动每一位在场的学生。


李文波院长作总结分享

      讲座最后,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文波进行了总结。她说道,这是一场非常有趣又特别的跨文化交流。贾斯特曼女士以中文讲述蜀道文化、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了她对中国文化浓厚的兴趣,而这份热爱也支撑起了她长达几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她鼓励在座的同学们有机会也去走一走,去体验我们的蜀道文化,在将来从自己的家乡出发,去找寻自己热爱并想要深耕的领域。

天府学院学子为贾斯特曼女士送上鲜花表示感谢

       这场与来自太平洋彼岸学者的对话,不仅让沉睡千年的青砖石瓦在学术光谱中重新显影,更在学生心中播下了文化自觉的种子,正如跨文化交流对学生创新精神和文化认同的积极影响所展现的那样。未来,将会有更多学生投入跨文化交流的行动中去,为国际传播中彰显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讲座现场合影

图片拍摄:李英豪 王淮馨

文字编辑:陈思润

初审:晏英豪 秦月

复审:王健

终审:何思敏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