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传媒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共赴鄢家镇调研 绘乡村振兴校地合作新蓝图
art.tfswufe.edu.cn   发布时间:2025-04-11 16:04   阅读:   编辑:晏英豪

       为积极回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并深化高等教育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路径,3月25日上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团队,系主任毕飞带领曹洧铭、谭智文、史博远、唐四维四位专业教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黄波教授,前往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开展乡村实地调研及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活动。在鄢家镇黄副镇长的全程陪同下,调研团队深入考察了当地的乡村建设成就,探讨了校地合作的新方向,并最终达成了合作意向,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高等教育机构的智慧与创新动力。

       调研组走访了被誉为“川西壁画第一村”的鄢家镇星光村。村内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墙体彩绘、以废弃农具改造的景观装置,展现了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国民族大学黄波教授对当地“以文化塑魂、以艺术点睛”的乡村振兴思路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在地文化符号挖掘+现代设计语言转化”的深化建议。环境设计系主任毕飞表示,天府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可依托环境设计、视觉传达等学科优势,与鄢家镇共同打造“艺术乡建”示范项目,助力乡村文化IP孵化。

       随后,调研组来到鄢家镇即将重点打造的璧山村。黄副镇长为各位教师讲解其未来的打造方向以及发展面临的窘境,希望通过调研团队结合专业视角,提升乡村空间品质、优化游客体验等问题提出建议,为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提供了理论支撑。

       实地调研结束,调研团于鄢家镇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展开座谈,共话乡村振兴痛点 碰撞校地合作火花。期间,鄢家镇全镇长表示对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指出高校与地方的深度合作需建立“需求对接-资源整合-成果转化”的闭环机制,真正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经过充分探讨,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与鄢家镇人民政府初步达成校地合作意向。全镇长表示希望本次合作标志着鄢家镇乡村振兴事业迈入“高校赋能”新阶段,其期待通过天府学院的前沿理念与专业力量,让乡村不仅留得住乡愁,更焕发出时代生机。

       当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黄波教授在我校德阳校区开展了一场精彩的乡村振兴主题讲座。讲座以“深耕文化、点亮希望:多村并进·共创共富工作方案”为题。讲座中,黄教授为我校师生介绍了其团队一线教师扎根乡村服务的创新试验项目,并分享其实践探索出的乡村振兴三大模式,即“1243”循环村民培育模式、“挖宝-育人-造物-创业-运营”的乡村服务模式、深耕“庭院文化经济”助力产业振兴模式。黄教授的经验及分享让在场的师生深受启发,不仅直击乡村振兴中“保护与开发”的核心矛盾,同时也让师生深感乡村实践的不易与深刻意义。

       本次调研与交流活动体现了高校与乡村之间的互动合作,它不仅展现了艺术与传媒学院积极贯彻“将学术研究融入祖国大地”的教育宗旨,而且为鄢家镇在“艺术与生态”相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上提供了重要的机遇。随着校地合作框架的确立,环境设计专业将充分利用其学科优势,在提升乡村美学、激活生态资源、促进社区建设等多个方面持续作出贡献,助力描绘出一幅“山川清晰可见、水波荡漾可感、乡愁记忆深刻”的美丽乡村图景,从而彰显高校在这一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内容编辑:谭智文

初审:毕飞

复审:王健

终审:何思敏

202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