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精心策划的珙县苗族蜡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演绎讲座,在成都东区教学楼138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荣幸地邀请到四川省宜宾市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杨友元老师,以及四川省宜宾市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熊翠容老师,他们为现场学生提供了关于苗族蜡染技艺及其文化价值的深入讲解。
讲座伊始,实践团队成员身着珙县苗族蜡染服饰,向在场师生介绍了到场的非遗专家以及苗族蜡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实践团队成员的讲解激发了同学们对苗族蜡染文化的浓厚兴趣,迅速引领大家进入了讲座的主题。

讲座现场
随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杨友元先生向在场的同学们细致地介绍了珙县苗族蜡染的历史渊源、技艺演变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他深入探讨了蜡染技艺的起源及其在苗族文化中的独特地位,详细阐释了珙县蜡染技艺如何在长期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蓝白艺术风格。通过对蜡染纹样的深入解析,杨先生向同学们展示了这一技艺如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持续与现代审美和艺术创作相结合。

讲座现场
四川省珙县的苗族蜡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翠容老师,登台向在场的观众展示了蜡染制作的整个流程。熊老师凭借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向同学们演示了蜡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何挑选适合蜡染的布料以及染色的技巧,并对每一种纹样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详尽的阐释。熊老师的现场操作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蜡染工艺复杂性的直观理解,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技艺所承载的文化深意。

讲座现场
在讲座的尾声,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杨友元老师向在座的学子们发出了诚挚的邀请,敦促他们积极投身于苗族蜡染的创新设计工作,创作出更多充满创意的艺术品。参与讲座的同学们表示,他们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之道,以期在新时代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活力。

讲座现场
通过参与本次讲座,同学们对苗族蜡染技艺的独到之处有了更多理解,激发了对珙县苗族蜡染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浓厚兴趣。未来,同学们将更加主动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实践,致力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编辑:李扬、谷姣、王艺都、揭濡兮
图片编辑:雷琳琏、胡渊文
初审:赵燕芳
复审:王健
终审:何思敏
2025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