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视觉传达设计系采风活动继续进行。在专业教师周东旭、杨沚、罗天羽的带领下,视觉传达系学生前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进行交流学习。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西安地区在IP设计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多位专家,他们借助成功的实践案例,分享了各自的设计理念和独到见解。

活动现场

师生大合照
“绒馍馍”IP的主创、大相文博CEO——刘子齐老师首先进行了分享,他详细地阐述了“绒馍馍”这一IP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他指出,其作品创意来源深深扎根于关中地区源远流长的传统面食文化之中。通过巧妙地将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社会所喜爱的萌趣风格有机融合,再借助种类丰富的文创产品以及多元化的市场推广渠道,“绒馍馍”成功地在竞争激烈的文创市场中崭露头角,成为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一个典型且极具影响力的范例。
“这就是俑”的IP主理人——刘昱阳老师在分享中指出了秦俑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性。其团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与强烈的传承使命感,充分运用现代设计领域的前沿理念,对秦俑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解构,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极具创新性的重塑工作,巧妙地将这些丰富的历史元素融入到角色IP的设定之中。
马惠老师则以“兵马总动员”IP为核心,为大家分享了在文旅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路径。他详细介绍了如何围绕举世闻名的兵马俑这一历史文化资源,匠心独运地打造出一系列有趣的兵马俑形象。其团队设计的兵马俑形象生动有趣,用漫画式的幽默传递出独特的文化底蕴,为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样板,也让师生们看到了文创在文旅产业发展中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这就是俑”IP主理人——刘昱阳老师进行分享

“兵马总动员”IP主理人——马惠老师进行分享

学生积极互动提问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现场气氛异常活跃,天府学院的师生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学生围绕IP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难点,比如“如何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怎样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等方面”,向嘉宾们寻求解答;也有学生聚焦文化适配性这一关键问题,询问“在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时,怎样才能做到既保留文化精髓又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专家们以耐心和细致的态度,逐一解答了这些问题,用通俗易懂又极具专业性的话语,为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讲座结束后,双方代表前往至会议室,继续展开深度交流。参与活动的两校的学生们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与所获。天府学院的学生们表达了对西安这座城市文创活力的赞不绝口,并表示受到了极大的启发,从而拓宽了自己的创作视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的学生们亦从与天府学院师生的交流中获得了不一样的视角和认识,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团队则围绕教学实践、教学经验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探索了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在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师生展开专业交流讨论
此次校际交流活动在一片热烈且融洽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它不仅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明晰了专业发展的路径,积累了丰富且实用的实践经验,并且为后续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生大合影
图文编辑:罗天羽
排版编辑:晏英豪
初审:赵燕芳
复审:王健
终审:何思敏
202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