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探讨新闻伦理深刻内涵与实践路径,10月22日上午,学院媒体与传播系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张骋教授在成都校区(东区)教学楼240教室成功举办“新闻伦理追求的三个层次:从真实性到人文关怀”主题讲座,此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媒体与传播系师生参与。

张骋教授讲座现场
活动伊始,张骋教授引领大家探讨伦理学的性质以及详细阐述伦理学的研究任务。在此基础上,张骋巧妙地引入传媒伦理学概念,指出传媒伦理学是伦理学一般原理和原则在传媒领域的具体应用与体现,与“传媒效果研究”相对。通过讲解,使现场师生进一步理解了传媒伦理学,为后续探讨新闻伦理的三个层次奠定基础。

媒体与传播系师生积极参与本次讲座
接着,张骋教授从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和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暨新闻伦理追求的三个层次展开讲解。在新闻的真实性方面,张骋教授从实际案例入手分析,介绍主观性与客观性、真实与真相之间的区别;在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方面,张骋教授深入阐述为何新闻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如何实践这一责任两个维度,并指出新闻工作者在报道过程中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确保报道内容公正、客观、真实,以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在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方面,张骋教授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产生背景讲到近现代人文主义的发展,结合真实案例指出当今社会新闻人已经逐渐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主述者”角色,成为影响社会舆论和公众认知的关键力量。因此,张骋教授强调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应讲求人文关怀,以更加细腻、敏感的态度去关注和理解社会现象与人物命运。张骋教授以荷兰电视台相关规定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做到人文关怀,并详细阐述新闻记者在实践中如何践行人文关怀原则与方法。

讲座互动环节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媒体与传播系的学生们踊跃提问,与张骋教授展开深入的对话。张骋教授针对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平衡主观情感与客观事实的问题提出见解。他强调,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对新闻伦理的认识,使他们深刻领会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核心价值,并在报道中培养出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另一方面,学生们也应主动实践新闻伦理原则,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标准。

余江萍为张骋教授颁发座教授聘书
最后,媒体与传播系主任余江萍代表艺术与传媒学院向张骋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此举体现了学院对张骋教授在新闻传播领域卓越成就的充分认可,也表达了系部进一步与张骋教授开展专业建设和课题研究的希望,为专业的进步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

参与讲座人员合影
未来,艺术与传媒学院将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育人理念,继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多元化的成长平台,引进更多杰出的专家学者,提升专业的教学品质,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文编辑:范津津、李文志、石瑾仪
排版编辑:晏英豪
初审:余房姝旸
复审:徐茹
终审:何思敏
2024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