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 | 天府数字艺术研究中心师生参加广汇美术馆 “青年学术汇”论坛
art.tfswufe.edu.cn   发布时间:2023-10-15 22:41   阅读:   编辑:晏英豪

       近日,天府数字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丽娟携中心饶东杰、杨丹、杨晗、余房姝旸、陈辰、赵雅雯等师生团队参加由广汇美术馆与四川高校文创服务联盟共同主办的“青年学术汇:开敞的视觉——关于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多义对话”论坛。
       据悉,本次论坛活动集青年学者交流、研究生圆桌论坛、书画展为一体,汇聚了来自各个高校的资深学者、研究者和青年学者们,部分学者将基于此次20世纪中国书画发展就中国水墨画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共同探讨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历史与现状、风格与技巧、传承与创新等议题。

       在青年学者交流论坛中,刘丽娟老师作为学术召集人,进行了《敞开的的水墨:20世纪中国水墨艺术的视觉经验及认知艺术心理机制研究》议题发言,她提出本次“共态时空: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情怀”的水墨作品既有中国传统艺术的笔墨韵味,又有西方现代艺术的知觉美感,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不同图像系统与视觉趣味的二元对立之间真正做到了浑然天成、无拘无束。中国水墨画经历过唐宋以来的文人画传统,20世纪以来西方视觉再现真实观念影响下的新传统,在20世纪中国水墨画家的努力下逐渐交织成一条“透明性书写”的路径,呈现出一种知觉程式化、客观真实事物再现或形上理念固化传递的艺术图景,使得水墨逐渐桎梏成为一种“透明性”的视觉工具。

 青年学者交流会现场

       饶东杰老师在《人工智能下的水墨活化:当代水墨艺术在新媒体艺术生成下的写意表达》议题发言中认为,AI通过可视化呈现出的水墨晕染效果,让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写意美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杨丹老师在《数字时代下中国水墨艺术走向公共艺术的数字化演绎》议题发言中提出尝试通过数字艺术结合数字科技的多种表现形式,去挖掘水墨艺术的数字转译,实现水墨艺术与大众,水墨艺术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青年学者交流会现场

       杨晗老师在《西方触觉与东方灵感:20世纪中国水墨画中的跨文化互动与创新 》议题发言中以“西方触觉与东方灵感”为主题,聚焦于三位杰出画家:张大千、徐悲鸿和吴冠中,来探讨当代中国水墨画在20世纪经历了一场引人注目的转型。余房姝旸老师在《师法造化:徐悲鸿水墨艺术语言的的视觉构筑》议题发言中以徐悲鸿水墨艺术语言的视觉构筑为落点,探讨了20世纪在中国艺术步入现代的过程中,徐悲鸿以自己融合中西的艺术理论和实践,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

青年学者交流会现场

       在下半场的青年圆桌会议中,现场的青年学子们也切入中国水墨主题展开了积极热烈的探讨,其中研究中心学生赵雅雯同学进行《调和中西:以“长江三峡”为例探寻林风眠对当代水墨画的影响》议题发言,陈辰同学进行《吴冠中先生<双燕>画作中传统中国水墨画的现代演绎》议题发言。

 青年圆桌会议现场

       天府数字艺术研究中心师生团队参加的此次论坛,是一次属于青年学者的多义的、活力的学术对话,本次论坛活动是天府数字艺术研究中心在馆校结合的案例中又一次新颖的尝试,天府数字艺术研究中心也将不断尝试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在学术论坛、馆校合作、学生科研培养各个方向做出更多尝试。


活动合照

数字艺术研究中心:杨丹
图片:余房姝旸
初审:刘丽娟
复审:王健
终审:何思敏
202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