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环艺专业上海采风——当代艺术博物馆纪实
art.tfswufe.edu.cn   发布时间:2018-11-16 12:33   阅读:   编辑:向桦

       2018年11月14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余啸老师和刘璐老师带领2016级环境设计艺术系的同们来到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这里领略现当代艺术与文化的碰撞。 

       这次展览采用0+4结构,主策展人将那些密切扣合主题的艺术作品设置为“0”结构。比如,西班牙艺术家费尔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为本次展览创作的互动式装置作品《摆荡》。摇摆不定的秋千象征着当代无处不在的矛盾与人们无处安放的情感。

       法国艺术家小组克莱尔•方丹将一个无缺口的“苹果”灯箱悬挂于一楼前台,借助视觉图像讽刺了全球化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消费文化及道德矛盾。 

       阿根廷艺术家恩里克•耶泽克的作品标题《围地》取自《孙子兵法》,近四千个废纸板组成“前进一步,后退两步;前进两步,后退一步”的文字矩阵。 

       西班牙的克里斯蒂娜•卢卡斯的《顺时针》是由360个时钟组成的沉浸式机械装置空间,时钟雨滴般的韵律巧妙地揭示了工业主义将时间从自然中剥离和对其进行的人为塑造。“0”结构将游走、渗透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至2楼的展览空间内。 

       与“0”结构相互交织的是4个分主题篇章,第一篇章探讨“自然与社会”。第二篇章探讨当下“战争”的新形式,第三篇章中,是韩国艺术家郑恩瑛的8屏影像作品《八景》,第四篇章围绕着“野蛮与文明”展开。这一切的一切不由得会引起人们对历史进程、社会演化,以及个人生活、时空观念的思考。

       在艺术展馆中,大家能直观的看到现代艺术的发展与在浏览的过程中获取新思维的花火,抛开纯艺术在这个展示空间内,它的空间布局,它的灯光把控是十分考究的。

       空间布局上用“走廊”与“后台”的理念,赋予了不同艺术作品独特的空间叙事,为分布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3层的展览构建了视觉联系,也丰富了观众在不同空间中游走、停留、遐想的观展节奏。这样的布局是一人为中心,给了观看者浏览与思考的余地,这也是把设计带到了思维层次方面。

      馆中灯光的设置也是精细琢磨后的体现,偏亮的灯光照在作品或者是简介文字上,光以照射对象为中心向四周缓缓散开到变淡直至消失。这样的光与周围的黑暗有些剥离但又自成一体,毫不突兀,只会给人一种安静、宁心的感受,仿佛你不去刻意注意它,就会被忽视,但是它又有点那么的显眼,想让参观者去注意它,去看看它。这样的光影投射的技巧比起直来直往的一片光来说是显得多么的温婉儒雅,但又张弛有度,让参观者用一颗平静的心去读,安适的心去品。

       观展结束后,大家陆续走出展馆,相信在每个神情洋溢的脸庞上都能看到一颗因思想碰撞而创意无限的心。